政府便民服务:公共资源配置优于服务渠道
一是论证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除了“帮市民预约球场”外,之前在工作中还接触过类似“助力物流运输商开发物流管理系统并且做好撮合工作”“帮助养殖农民户开发龙虾养殖、苗木管理系统”等方案。但是,货拉拉、货车帮和菜鸟物流这些公司已经把业务做得足够好了,个体户养殖龙虾、种植果树不需要系统而养殖集团因个性化需求也会自行研发系统,这些业务需求真实性是否可进一步论证呢?《改革的逻辑》一书认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应该扮演规则制定者、公共服务提供者和市场监管者的角色,政府要着力提供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同时放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在市场失灵或存在市场外部性的情况下才进行干预。因此,球场预约、物流运输撮合、农民养殖等市场已经能够有效调节的领域,政府可避免参与。
二是核实业务需求真实性。
可能潜在受众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生活中的运动一般有区域性特征,比如我住海珠区就不太可能跑到花都、南沙、荔湾或者番禺区打球,企业、朋友等群体都是就近原则组织,因此能预约附近球场就可以了,未必需要预约全市。我们就需要调研分析,这个APP上线后有多少用户会真的注册使用,真的会有很多人为预约球场而下载、注册、登录一个APP吗?
三是考虑APP应用的合理性。
APP作为一个“重”应用,拉新、注册、登录、付款是个异常复杂的过程,尤其涉及付款环节的话。一般来说,开发一套轻量小程序,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扫码,或者直接集成到已有的城市生活或政务服务APP里更能高度复用、快速上线。
四是论证持续运营投入的可行性。
APP开发不复杂,此类功能单一且成熟应用开发周期极短,但开发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后续运营才是关键,需要组建一支有经验运营团队和全市数百甚至上千个球场沟通,是否愿意接入?如果愿意,是直接与每个球场原有系统对接,球场老板手工更新数据,还是运营团队录入?如果运营团队录入,这笔庞大而持续的费用由财政承担是否合适?
从实践来看,球场有自己的经营范围,老板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常客们有球场电话和老板微信,市场运行得挺好的,其实我们更应当关注球场资源利用方面的事情,湖北各地羽毛球、篮球、足球等场地稀缺且费用较昂贵。相比只是提供一个线上服务入口,如何把空闲场地利用起来或者更好将公共资源向市民提供更值得去思考与解决。